哭頭路|回家奔喪後要哭頭路的不只出嫁女兒,其實子女都適用!

哭頭路|回家奔喪後要哭頭路的不只出嫁女兒,其實子女都適用!


 
        出境台中生命禮儀之前介紹過孝女白琴,孝女白琴就是台灣哭喪文化的代表,在父母過世時,我們認為出嫁女兒奔喪回到娘家見父母最後一件是孝順,還要從門口邊哭邊爬進靈堂,這是所謂的哭頭路。但其實哭頭路並不是只有出嫁女兒該做的喔!今天出境台中生命禮儀就要來介紹哭頭路。
 

哭頭路:流傳已久的哭喪文化

 
        在《禮記》中第34的《奔喪》篇有「始聞親喪,以哭答使者,盡哀;問故,又哭盡哀。遂行,日行百里,不以夜行。唯父母之喪,見星而行,見星而舍。若未得行,則成服而後行。過國至竟,哭盡哀而止。哭辟市朝。望其國竟哭。」又有「齊衰,望鄉而哭」等等的奔喪禮儀。
 
        說明子女在外地聽到父母死亡,應立即悲傷而哭,了解原因後,再次號啕大哭後,換上校服、戴上喪冠,立即趕回家奔喪,每天要奔行百里,路上心中每有哀痛就哭。奔喪路途要避開繁華市街,到達家鄉時,心中悲痛要哭,看到家鄉的城門要哭,回到家門前更要痛哭流涕,然後爬至靈堂前跪拜、哭悼。出境台中生命禮儀認為以前的文化真的太驚人了!而現在只有在告別式象徵性的請孝女白琴來代替家屬實行該儀式。
 
現在只有在告別式象徵性的請孝女白琴來代替家屬實行該儀式
 

哭頭路不只是女兒奔喪,兒子在外地也要奔喪

 
        傳統上我們都認為出嫁女兒奔喪是正常的,這是因為傳統認為女兒是會嫁出門的,不過,子女在家門外哭喪文化,是指還沒進家門的外面露頭就要貴哭,所以被稱為「哭頭路」,但其實並不是專指已出嫁女兒才要履行的儀節。
 
        父母過世的時候,如果子女都不再身邊,不管是否已結婚,聽聞父母過世消息,從外返家都要在大門前跪下,嚎哭跪爬進屋內到靈前,由其他家人扶起。
 
哭頭路其實並不是專指已出嫁女兒才要履行的儀節
 
        以上是哭喪文化「哭頭路」的介紹,這並不是專指女兒奔喪的文化喔!有殯葬相關的問題可以撥打電話,或加入我們的LINE,就能找到出境台中生命禮儀。
 
 
 
延伸文章:
台中殯儀館禮廳有幾間?出境台中生命禮儀整理給你知!
     百日結婚要怎麼安排,喪假婚假怎麼處理比較好?
     臨終照護的最高理想是「善終」,善終定義有五個徵候

 
 
 

資料來源:臺灣殯葬資訊網
 
#出境台中生命禮儀,哭頭路,哭喪文化,女兒奔喪